漏極開路輸出原理
和集電極開路一樣,顧名思義,開漏電路就是指從MOSFET的漏極輸出的電路。典型的用法是在漏極外部的電路添加上拉電阻到電源如圖所示。完整的開漏電路應由開漏器件和開漏上拉電阻組成。
這里的上拉電阻R的阻值決定了邏輯電平轉換的上升/下降沿的速度。阻值越大,速度越低,功耗越小。因此在選擇上拉電阻時要兼顧功耗和速度。標準的開漏腳一般只有輸出的能力。添加其它的判斷電路,才能具備雙向輸入、輸出的能力。
很多單片機等器件的I/O就是漏極開路形式,或者可以配置成漏極開路輸出形式,如51單片機的P0口就為漏極開路輸出。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多個開漏輸出的引腳連接到一條線上,這樣就形成“線與邏輯”關系。
注意這個公共點必須接一個上拉電阻。當這些引腳的任一路變?yōu)檫壿?后,開漏線上的邏輯就為0了。在I2C等接口總線中就用此法判斷總線占用狀態(tài)。
同集電極開路一樣,利用外部電路的驅動能力,減少IC內部的驅動。當IC內部MOSFET導通時,驅動電流是從外部的VCC流經上拉電阻,再經MOSFET到GND。IC內部僅需很下的柵極驅動電流,因此漏極開路也常用于驅動電路中。
特點
1)利用外部電路的驅動能力,減少ic內部的驅動。 或驅動比芯片電源電壓高的負載。
2)可以將多個開漏輸出的pin,連接到一條線上。通過一只上拉電阻,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況下,形成“與邏輯”關系。這也是i2c,smbus等總線判斷總線占用狀態(tài)的原理。如果作為圖騰輸出必須接上拉電阻。
接容性負載時,下降沿是芯片內的晶體管,是有源驅動,速度較快;上升延是無源的外接電阻,速度慢。如果要求速度高電阻選擇要小,功耗會大。所以負載電阻的選擇要兼顧功耗和速度。
3)可以利用改變上拉電源的電壓,改變傳輸電平。例如加上上拉電阻就可以提供ttl/cmos電平輸出等。
4)開漏pin不連接外部的上拉電阻,則只能輸出低電平。一般來說,開漏是用來連接不同電平的器件,匹配電平用的。
5)正常的cmos輸出級是上、下兩個管子,把上面的管子去掉就是open-drain了。這種輸出的主要目的有兩個:電平轉換和線與。
6)由于漏級開路,所以后級電路必須接一上拉電阻,上拉電阻的電源電壓就可以決定輸出電平。這樣你就可以進行任意電平的轉換了。
7)線與功能主要用于有多個電路對同一信號進行拉低操作的場合,如果本電路不想拉低,就輸出高電平,因為open-drain上面的管子被拿掉,高電平是靠外接的上拉電阻實現的。(而正常的cmos輸出級,如果出現一個輸出為高另外一個為低時,等于電源短路。)
8)open-drain提供了靈活的輸出方式,但是也有其弱點,就是帶來上升沿的延時。因為上升沿是通過外接上拉無源電阻對負載充電,所以當電阻選擇小時延時就小,但功耗大;反之延時大功耗小。所以如果對延時有要求,則建議用下降沿輸出。
什么是線或邏輯與線與邏輯?
在一個結點(線)上, 連接一個上拉電阻到電源 vcc 或 vdd 和 n 個 npn 或 nmos 晶體管的集電極 c 或漏極 d, 這些晶體管的發(fā)射極 e 或源極 s 都接到地線上, 只要有一個晶體管飽和, 這個結點(線)就被拉到地線電平上。
因為這些晶體管的基極注入電流(npn)或柵極加上高電平(nmos), 晶體管就會飽和, 所以這些基極或柵極對這個結點(線)的關系是或非 nor 邏輯。 如果這個結點后面加一個反相器, 就是或 or 邏輯。
注:個人理解:線與,接上拉電阻至電源。(~a)&(~b)=~(a+b),由公式較容易理解線與此概念的由來;
如果用下拉電阻和 pnp 或 pmos 管就可以構成與非 nand 邏輯, 或用負邏輯關系轉換與/或邏輯。
注:線或,接下拉電阻至地。(~a)+(~b)=~(ab);
這些晶體管常常是一些邏輯電路的集電極開路 oc 或源極開路 od 輸出端。 這種邏輯通常稱為線與/線或邏輯, 當你看到一些芯片的 oc 或 od 輸出端連在一起, 而有一個上拉電阻時, 這就是線或/線與了, 但有時上拉電阻做在芯片的輸入端內。
順便提示如果不是 oc 或 od 芯片的輸出端是不可以連在一起的, 總線 bus 上的雙向輸出端連在一起是有管理的, 同時只能有一個作輸出, 而其他是高阻態(tài)只能輸入。
〈烜芯微/XXW〉專業(yè)制造二極管,三極管,MOS管,橋堆等,20年,工廠直銷省20%,上萬家電路電器生產企業(yè)選用,專業(yè)的工程師幫您穩(wěn)定好每一批產品,如果您有遇到什么需要幫助解決的,可以直接聯系下方的聯系號碼或加QQ/微信,由我們的銷售經理給您精準的報價以及產品介紹
聯系號碼:18923864027(同微信)
QQ:709211280